会计专科
  • 鲁迅: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者
    0/18
    • 《呐喊》与《彷徨》
      0/8
    • 《故事新编》
      0/5
    • 鲁迅的小说艺术
      0/5
  • 茅盾心理现实主义小说研究
    0/18
    • 从《蚀》到《腐蚀》
      0/8
    • 茅盾心理现实主义小说的审美特征
      0/5
    • 茅盾心理现实主义小说的创作背景与价值评判
      0/5
  • 老舍小说的市民世界
    0/12
    • 市民形象系列
      0/12
  • 巴金的家庭小说
    0/12
    • 家的解体
      0/6
    • 高觉新:封建家庭孤独的守墓人
      0/4
    • 巴金家庭小说的风格
      0/2
  • 新月派诗人研究
    0/10
    • 闻一多:“带着镣铐跳舞”的诗人
      0/4
    • 徐志摩:追求“爱、自然与美”的诗人
      0/4
    • 朱湘:挚爱自然体悟人性的诗人
      0/2
  • 忧郁的诗魂:艾青的诗歌创作
    0/10
    • 艾青的独特贡献
      0/6
    • 艾青诗歌的艺术特征
      0/4
  • 京派小说家研究
    0/8
    • 京派小说的代表作家
      0/4
    • 京派小说家的风格
      0/4
  • 现代派诗人研究
    0/8
    • 戴望舒:现代诗派的旗帜
      0/4
    • 汉园三诗人
      0/4
  • 张爱玲的生存体验及其小说创作
    0/8
    • 家庭和时代背景
      0/2
    • 张爱玲的小说世界
      0/6
  • 病态文明的病态产儿:《围城》的现代性分析
    0/8
    • 社会批判·文化批判·哲学思考
      0/2
    • 现代文明的病态——方鸿渐
      0/6
  • 七月派小说家研究
    0/8
    • 胡风与七月派小说家的出现
      0/2
    • 七月派小说家的总体风格
      0/2
    • 七月派主要的小说家
      0/4
  • 《重放的鲜花》研究
    0/6
    • 百花文学的命名与形成
      0/2
    • 百花文学的特征与评价
      0/4
  • 郭小川诗歌研究
    0/6
    • 郭小川的生平与创作
      0/2
    • 郭小川诗歌的艺术特征
      0/4
  • 王蒙小说研究
    0/8
    • 王蒙的艺术主张及其变化
      0/2
    • 王蒙小说的艺术特征
      0/6
  • 池莉小说研究
    0/8
    • 作为一个文化现象的池莉小说创作
      0/2
    • 池莉的小说世界
      0/6
  • 20世纪河南小说研究
    0/10
    • 发展路向:从边缘走向繁荣
      0/2
    • 《长夜》:中原大地夜沉沉
      0/2
    • 《果园城记》:中原文化的现代版本
      0/4
    • 《黄河东流去》:小农意识蜕变的艰难历程
      0/2
  • 鲁迅(山东)
    0/17
    • 小说创作
      0/10
    • 散文诗和散文创作
      0/1
    • 杂文创作
      0/3
    • 代表性新论
      0/3
  • 郭沫若(山东)
    0/11
    • 郭沫若的个性
      0/5
    • 《女神》的价值
      0/1
    • 历史剧创作思想
      0/5
  • 老舍(山东)
    0/12
    • 老舍的品格
      0/5
    • 《骆驼祥子》
      0/2
    • 《茶馆》
      0/5
  • 巴金(山东)
    0/6
    • 巴金的人格
      0/3
    • 从《家》到寒夜
      0/3
  • 曹禺(山东)
    0/11
    • 曹禺的话剧
      0/3
    • 《雷雨》
      0/6
    • 《北京人》
      0/2
  • 沈从文(山东)
    0/6
    • 沈从文的湘西小说
      0/4
    • 《边城》
      0/2
  • 张爱玲和丁玲(山东)
    0/9
    • 张爱玲
      0/5
    • 丁玲
      0/4
  • 周作人和朱自清(山东)
    0/11
    • 周作人
      0/5
    • 朱自清
      0/6
  • 新月诗派和徐志摩(山东)
    0/12
    • 新月诗派
      0/8
    • 徐志摩
      0/4
  • 艾青和七月派(山东)
    0/9
    • 艾青
      0/4
    • 七月派
      0/5
  • 创造社和新感觉派(山东)
    0/11
    • 创造社
      0/3
    • 新感觉派
      0/8
  • 《围城》、《子夜》、《小二黑结婚》(山东)
    0/13
    • 《围城》
      0/3
    • 《子夜》
      0/6
    • 《小二黑结婚》
      0/4
  • 《雨巷》、《九叶集》(山东)
    0/5
    • 《雨巷》
      0/1
    • 《九叶集》
      0/4
  • 金庸(山东)
    0/6
    • 金庸的贡献
      0/6
  • 孙犁和柳青(山东)
    0/11
    • 孙犁
      0/5
    • 柳青
      0/6
  • 《红旗谱》与《青春之歌》(山东)
    0/12
    • 《红旗谱》
      0/6
    • 《青春之歌》
      0/6
  • 朦胧诗(山东)
    0/10
    • 朦胧诗概说
      0/6
    • 舒婷与《致橡树》
      0/3
    • 北岛与《回答》
      0/1
  • 王蒙、张贤亮、汪曾祺(山东)
    0/12
    • 王蒙
      0/4
    • 张贤亮
      0/4
    • 汪曾祺
      0/4
  • 张洁和王安忆(山东)
    0/9
    • 张洁
      0/4
    • 王安忆
      0/5
  • 《平凡的世界》与《白鹿原》(山东)
    0/9
    • 《平凡的世界》
      0/4
    • 《白鹿原》
      0/5
  • 《远村》、《黑骏马》、《红高粱》(山东)
    0/11
    • 《远村》
      0/3
    • 《黑骏马》
      0/4
    • 《红高粱》
      0/4
  • 寻根小说(山东)
    0/8
    • 寻根小说综论
      0/3
    • 《爸爸爸》
      0/3
    • 《棋王》
      0/2
  • 现代派小说(山东)
    0/9
    • 现代派小说概论
      0/3
    • 《你别无选择》
      0/3
    • 《虚构》
      0/3
  • 新写实小说(山东)
    0/17
    • 新写实小说概说
      0/3
    • 《烦恼人生》
      0/5
    • 《伏羲伏羲》
      0/4
    • 《活着》
      0/5
  • 《文化苦旅》与《绝对信号》(山东)
    0/7
    • 《文化苦旅》
      0/2
    • 《绝对信号》
      0/5
  • 鲁迅研究四题(湖北)
    0/9
    • 鲁迅研究四题
      0/9
  • 关于郭沫若的“两极阅读”现象(湖北)
    0/3
    • 关于郭沫若的“两极阅读”现象
      0/3
  • 茅盾研究中的“矛盾”(湖北)
    0/7
    • 茅盾研究中的“矛盾”
      0/7
  • 老舍创作的视点与“京味”(湖北)
    0/7
    • 老舍创作的视点与“京味”
      0/7
  • 曹禺与现代话剧艺术的成熟(湖北)
    0/5
    • 曹禺与现代话剧艺术的成熟
      0/5
  • 沈从文与“京派”文学(湖北)
    0/5
    • 沈从文与“京派”文学
      0/5
  • 张爱玲的《传奇》与“张爱玲热”(湖北)
    0/9
    • 张爱玲的《传奇》与“张爱玲热”
      0/9
  • 穆旦与“九叶诗派”(湖北)
    0/6
    • 穆旦与“九叶诗派”
      0/6
  • 现代散文五家(湖北)
    0/6
    • 现代散文五家
      0/6
  • 赵树理的评价问题与农村写作(湖北)
    0/5
    • 赵树理的评价问题与农村写作
      0/5
  • 五六十年代“红色经典”的文学史地位(湖北)
    0/7
    • 五六十年代“红色经典”的文学史地位
      0/7
  • “样板戏”及其评价(湖北)
    0/3
    • “样板戏”及其评价
      0/3
  • 汪曾祺与当代小说文体(湖北)
    0/2
    • 汪曾祺与当代小说文体
      0/2
  • 朦胧诗及其叙述(湖北)
    0/6
    • 朦胧诗及其叙述
      0/6
  • 海子与当代诗人的抱负(湖北)
    0/2
    • 海子与当代诗人的抱负
      0/2
  • 贾平凹与作家的文化关怀(湖北)
    0/1
    • 贾平凹与作家的文化关怀
      0/1
  • 王朔现象与大众文化(湖北)
    0/2
    • 王朔现象与大众文化
      0/2
  • 余华与先锋小说的变化(湖北)
    0/7
    • 余华与先锋小说的变化
      0/7
  • 莫言与当代小说的民间性(湖北)
    0/5
    • 莫言与当代小说的民间性
      0/5
  • 王安忆与女性写作(湖北)
    0/6
    • 王安忆与女性写作
      0/6
  • 绪论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性质及特征(吉林)
    0/3
    • 绪论
      0/3
  • 中国现当代小说导读(吉林)
    0/226
    • 鲁迅:《阿Q正传》
      0/17
    • 茅盾:《子夜》
      0/18
    • 巴金:《家》
      0/17
    • 老舍:《骆驼祥子》
      0/19
    • 沈从文:《边城》
      0/10
    • 张爱玲:《金锁记》
      0/8
    • 钱钟书:《围城》
      0/10
    • 赵树理:《小二黑结婚》
      0/16
    • 路翎:《洼地上的“战役”》
      0/8
    • 梁斌:《红旗谱》
      0/10
    • 曲波:《林海雪原》
      0/9
    • 杨沫:《青春之歌》
      0/7
    • 柳青:《创业史》
      0/10
    • 王蒙:《春之声》
      0/11
    • 汪曾祺:《受戒》
      0/9
    • 马原:《冈底斯的诱惑》
      0/8
    • 莫言:《红高粱》
      0/9
    • 池莉:《烦恼人生》
      0/6
    • 路遥:《平凡的世界》
      0/8
    • 陈忠实:《白鹿原》
      0/11
    • 迟子建:《额尔古纳河右岸》
      0/5
  • 中国现当代散文导读(吉林)
    0/89
    • 周作人:《故乡的野菜》
      0/7
    • 鲁迅:《灯下漫笔》
      0/4
    • 朱自清:《背影》
      0/6
    • 郁达夫:《钓台的春昼》
      0/7
    • 林语堂:《说避暑之益》
      0/8
    • 夏衍:《包身工》
      0/6
    • 茅盾:《风景谈》
      0/6
    • 梁实秋:《雅舍》
      0/4
    • 秦牧:《社稷坛抒情》
      0/4
    • 刘白羽:《长江三日》
      0/4
    • 杨朔:《茶花赋》
      0/5
    • 余光中:《听听那冷雨》
      0/2
    • 黄宗英:《大雁情》
      0/5
    • 巴金:《怀念萧珊》
      0/5
    • 杨绛:《下放记别》
      0/4
    • 史铁生:《我与地坛》
      0/5
    • 余秋雨:《夜航船》
      0/5
    • 张炜:《融入野地》
      0/2
  • 中国现当代诗歌导读(吉林)
    0/83
    • 郭沫若:《凤凰涅槃》
      0/6
    • 冰心:《繁星》
      0/3
    • 李金发:《弃妇》
      0/4
    • 徐志摩:《再别康桥》
      0/3
    • 卞之琳:《断章》
      0/3
    • 艾青:《我爱这土地》
      0/6
    • 阿垅:《纤夫》
      0/3
    • 穆旦:《我》
      0/3
    • 李季:《王贵与李香香》
      0/7
    • 闻捷:《吐鲁番情歌二首》
      0/6
    • 贺敬之:《回延安》
      0/4
    • 郭小川:《向困难进军》
      0/4
    • 流沙河:《草木篇》
      0/5
    • 绿原:《重读〈圣经〉》
      0/3
    • 食指:《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》
      0/2
    • 北岛:《回答》
      0/3
    • 顾城:《一代人》
      0/4
    • 舒婷:《双桅船》
      0/3
    • 翟永明:组诗《女人》
      0/3
    • 海子:《麦地》
      0/4
    • 西川:《在哈尔盖仰望天空》
      0/1
    • 韩东:《山民》
      0/3
  • 中国现当代戏剧导读(吉林)
    0/59
    • 田汉:《获虎之夜》
      0/6
    • 丁西林:《压迫》
      0/3
    • 洪深:《五奎桥》
      0/5
    • 曹禺:《雷雨》
      0/7
    • 郭沫若:《屈原》
      0/4
    • 陈白尘:《升官图》
      0/4
    • 贺敬之:《白毛女》
      0/4
    • 老舍:《茶馆》
      0/7
    • 杨履方:《布谷鸟又叫了》
      0/3
    • 沈西蒙:《霓虹灯下的哨兵》
      0/3
    • 苏叔阳:《左邻右舍》
      0/4
    • 高行健:《绝对信号》
      0/4
    • 锦云:《狗儿爷涅槃》
      0/5
  • 导论 老舍与20世纪中国文学(重庆)
    0/4
    • 导论 老舍与20世纪中国文学
      0/4
  • 老舍的生活道路和思想发展(重庆)
    0/18
    • 从京旗之家到小学教员
      0/5
    • 从英伦生活到大学教席
      0/7
    • 从大学教席到职业写家
      0/2
    • 从大管家到人民艺术家
      0/4
  • 老舍的思想文化观(重庆)
    0/8
    • 老舍的启蒙观
      0/1
    • 老舍的文艺观
      0/2
    • 老舍的宗教观
      0/3
    • 老舍的伦理观
      0/2
  • 老舍的小说(重庆)
    0/76
    • 老舍小说的文学史地位
      0/17
    • 《骆驼祥子》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
      0/6
    • 《四世同堂》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
      0/8
    • 老舍的中长篇小说
      0/32
    • 老舍的短篇小说
      0/13
  • 老舍的散文与杂文(重庆)
    0/22
    • 老舍散文的意义和价值
      0/17
    • 老舍杂文的主题和艺术特色
      0/5
  • 老舍的戏剧(重庆)
    0/34
    • 老舍戏剧创作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
      0/21
    • 《茶馆》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
      0/7
    • 《龙须沟》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
      0/6
  • 老舍的诗歌(重庆)
    0/17
    • 老舍的新诗创作
      0/17
  • 免费体验章
    0/60
  • 鲁迅: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者
    0/18
    • 《呐喊》与《彷徨》
      0/8
    • 《故事新编》
      0/5
    • 鲁迅的小说艺术
      0/5
  • 茅盾心理现实主义小说研究
    0/18
    • 从《蚀》到《腐蚀》
      0/8
    • 茅盾心理现实主义小说的审美特征
      0/5
    • 茅盾心理现实主义小说的创作背景与价值评判
      0/5
  • 老舍小说的市民世界
    0/12
    • 市民形象系列
      0/12
  • 巴金的家庭小说
    0/12
    • 家的解体
      0/6
    • 高觉新:封建家庭孤独的守墓人
      0/4
    • 巴金家庭小说的风格
      0/2
  • 新月派诗人研究
    0/10
    • 闻一多:“带着镣铐跳舞”的诗人
      0/4
    • 徐志摩:追求“爱、自然与美”的诗人
      0/4
    • 朱湘:挚爱自然体悟人性的诗人
      0/2
  • 忧郁的诗魂:艾青的诗歌创作
    0/10
    • 艾青的独特贡献
      0/6
    • 艾青诗歌的艺术特征
      0/4
  • 京派小说家研究
    0/8
    • 京派小说的代表作家
      0/4
    • 京派小说家的风格
      0/4
  • 现代派诗人研究
    0/8
    • 戴望舒:现代诗派的旗帜
      0/4
    • 汉园三诗人
      0/4
  • 张爱玲的生存体验及其小说创作
    0/8
    • 家庭和时代背景
      0/2
    • 张爱玲的小说世界
      0/6
  • 病态文明的病态产儿:《围城》的现代性分析
    0/8
    • 社会批判·文化批判·哲学思考
      0/2
    • 现代文明的病态——方鸿渐
      0/6
  • 七月派小说家研究
    0/8
    • 胡风与七月派小说家的出现
      0/2
    • 七月派小说家的总体风格
      0/2
    • 七月派主要的小说家
      0/4
  • 《重放的鲜花》研究
    0/6
    • 百花文学的命名与形成
      0/2
    • 百花文学的特征与评价
      0/4
  • 郭小川诗歌研究
    0/6
    • 郭小川的生平与创作
      0/2
    • 郭小川诗歌的艺术特征
      0/4
  • 王蒙小说研究
    0/8
    • 王蒙的艺术主张及其变化
      0/2
    • 王蒙小说的艺术特征
      0/6
  • 池莉小说研究
    0/8
    • 作为一个文化现象的池莉小说创作
      0/2
    • 池莉的小说世界
      0/6
  • 20世纪河南小说研究
    0/10
    • 发展路向:从边缘走向繁荣
      0/2
    • 《长夜》:中原大地夜沉沉
      0/2
    • 《果园城记》:中原文化的现代版本
      0/4
    • 《黄河东流去》:小农意识蜕变的艰难历程
      0/2
  • 鲁迅(山东)
    0/17
    • 小说创作
      0/10
    • 散文诗和散文创作
      0/1
    • 杂文创作
      0/3
    • 代表性新论
      0/3
  • 郭沫若(山东)
    0/11
    • 郭沫若的个性
      0/5
    • 《女神》的价值
      0/1
    • 历史剧创作思想
      0/5
  • 老舍(山东)
    0/12
    • 老舍的品格
      0/5
    • 《骆驼祥子》
      0/2
    • 《茶馆》
      0/5
  • 巴金(山东)
    0/6
    • 巴金的人格
      0/3
    • 从《家》到寒夜
      0/3
  • 曹禺(山东)
    0/11
    • 曹禺的话剧
      0/3
    • 《雷雨》
      0/6
    • 《北京人》
      0/2
  • 沈从文(山东)
    0/6
    • 沈从文的湘西小说
      0/4
    • 《边城》
      0/2
  • 张爱玲和丁玲(山东)
    0/9
    • 张爱玲
      0/5
    • 丁玲
      0/4
  • 周作人和朱自清(山东)
    0/11
    • 周作人
      0/5
    • 朱自清
      0/6
  • 新月诗派和徐志摩(山东)
    0/12
    • 新月诗派
      0/8
    • 徐志摩
      0/4
  • 艾青和七月派(山东)
    0/9
    • 艾青
      0/4
    • 七月派
      0/5
  • 创造社和新感觉派(山东)
    0/11
    • 创造社
      0/3
    • 新感觉派
      0/8
  • 《围城》、《子夜》、《小二黑结婚》(山东)
    0/13
    • 《围城》
      0/3
    • 《子夜》
      0/6
    • 《小二黑结婚》
      0/4
  • 《雨巷》、《九叶集》(山东)
    0/5
    • 《雨巷》
      0/1
    • 《九叶集》
      0/4
  • 金庸(山东)
    0/6
    • 金庸的贡献
      0/6
  • 孙犁和柳青(山东)
    0/11
    • 孙犁
      0/5
    • 柳青
      0/6
  • 《红旗谱》与《青春之歌》(山东)
    0/12
    • 《红旗谱》
      0/6
    • 《青春之歌》
      0/6
  • 朦胧诗(山东)
    0/10
    • 朦胧诗概说
      0/6
    • 舒婷与《致橡树》
      0/3
    • 北岛与《回答》
      0/1
  • 王蒙、张贤亮、汪曾祺(山东)
    0/12
    • 王蒙
      0/4
    • 张贤亮
      0/4
    • 汪曾祺
      0/4
  • 张洁和王安忆(山东)
    0/9
    • 张洁
      0/4
    • 王安忆
      0/5
  • 《平凡的世界》与《白鹿原》(山东)
    0/9
    • 《平凡的世界》
      0/4
    • 《白鹿原》
      0/5
  • 《远村》、《黑骏马》、《红高粱》(山东)
    0/11
    • 《远村》
      0/3
    • 《黑骏马》
      0/4
    • 《红高粱》
      0/4
  • 寻根小说(山东)
    0/8
    • 寻根小说综论
      0/3
    • 《爸爸爸》
      0/3
    • 《棋王》
      0/2
  • 现代派小说(山东)
    0/9
    • 现代派小说概论
      0/3
    • 《你别无选择》
      0/3
    • 《虚构》
      0/3
  • 新写实小说(山东)
    0/17
    • 新写实小说概说
      0/3
    • 《烦恼人生》
      0/5
    • 《伏羲伏羲》
      0/4
    • 《活着》
      0/5
  • 《文化苦旅》与《绝对信号》(山东)
    0/7
    • 《文化苦旅》
      0/2
    • 《绝对信号》
      0/5
  • 鲁迅研究四题(湖北)
    0/9
    • 鲁迅研究四题
      0/9
  • 关于郭沫若的“两极阅读”现象(湖北)
    0/3
    • 关于郭沫若的“两极阅读”现象
      0/3
  • 茅盾研究中的“矛盾”(湖北)
    0/7
    • 茅盾研究中的“矛盾”
      0/7
  • 老舍创作的视点与“京味”(湖北)
    0/7
    • 老舍创作的视点与“京味”
      0/7
  • 曹禺与现代话剧艺术的成熟(湖北)
    0/5
    • 曹禺与现代话剧艺术的成熟
      0/5
  • 沈从文与“京派”文学(湖北)
    0/5
    • 沈从文与“京派”文学
      0/5
  • 张爱玲的《传奇》与“张爱玲热”(湖北)
    0/9
    • 张爱玲的《传奇》与“张爱玲热”
      0/9
  • 穆旦与“九叶诗派”(湖北)
    0/6
    • 穆旦与“九叶诗派”
      0/6
  • 现代散文五家(湖北)
    0/6
    • 现代散文五家
      0/6
  • 赵树理的评价问题与农村写作(湖北)
    0/5
    • 赵树理的评价问题与农村写作
      0/5
  • 五六十年代“红色经典”的文学史地位(湖北)
    0/7
    • 五六十年代“红色经典”的文学史地位
      0/7
  • “样板戏”及其评价(湖北)
    0/3
    • “样板戏”及其评价
      0/3
  • 汪曾祺与当代小说文体(湖北)
    0/2
    • 汪曾祺与当代小说文体
      0/2
  • 朦胧诗及其叙述(湖北)
    0/6
    • 朦胧诗及其叙述
      0/6
  • 海子与当代诗人的抱负(湖北)
    0/2
    • 海子与当代诗人的抱负
      0/2
  • 贾平凹与作家的文化关怀(湖北)
    0/1
    • 贾平凹与作家的文化关怀
      0/1
  • 王朔现象与大众文化(湖北)
    0/2
    • 王朔现象与大众文化
      0/2
  • 余华与先锋小说的变化(湖北)
    0/7
    • 余华与先锋小说的变化
      0/7
  • 莫言与当代小说的民间性(湖北)
    0/5
    • 莫言与当代小说的民间性
      0/5
  • 王安忆与女性写作(湖北)
    0/6
    • 王安忆与女性写作
      0/6
  • 绪论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性质及特征(吉林)
    0/3
    • 绪论
      0/3
  • 中国现当代小说导读(吉林)
    0/226
    • 鲁迅:《阿Q正传》
      0/17
    • 茅盾:《子夜》
      0/18
    • 巴金:《家》
      0/17
    • 老舍:《骆驼祥子》
      0/19
    • 沈从文:《边城》
      0/10
    • 张爱玲:《金锁记》
      0/8
    • 钱钟书:《围城》
      0/10
    • 赵树理:《小二黑结婚》
      0/16
    • 路翎:《洼地上的“战役”》
      0/8
    • 梁斌:《红旗谱》
      0/10
    • 曲波:《林海雪原》
      0/9
    • 杨沫:《青春之歌》
      0/7
    • 柳青:《创业史》
      0/10
    • 王蒙:《春之声》
      0/11
    • 汪曾祺:《受戒》
      0/9
    • 马原:《冈底斯的诱惑》
      0/8
    • 莫言:《红高粱》
      0/9
    • 池莉:《烦恼人生》
      0/6
    • 路遥:《平凡的世界》
      0/8
    • 陈忠实:《白鹿原》
      0/11
    • 迟子建:《额尔古纳河右岸》
      0/5
  • 中国现当代散文导读(吉林)
    0/89
    • 周作人:《故乡的野菜》
      0/7
    • 鲁迅:《灯下漫笔》
      0/4
    • 朱自清:《背影》
      0/6
    • 郁达夫:《钓台的春昼》
      0/7
    • 林语堂:《说避暑之益》
      0/8
    • 夏衍:《包身工》
      0/6
    • 茅盾:《风景谈》
      0/6
    • 梁实秋:《雅舍》
      0/4
    • 秦牧:《社稷坛抒情》
      0/4
    • 刘白羽:《长江三日》
      0/4
    • 杨朔:《茶花赋》
      0/5
    • 余光中:《听听那冷雨》
      0/2
    • 黄宗英:《大雁情》
      0/5
    • 巴金:《怀念萧珊》
      0/5
    • 杨绛:《下放记别》
      0/4
    • 史铁生:《我与地坛》
      0/5
    • 余秋雨:《夜航船》
      0/5
    • 张炜:《融入野地》
      0/2
  • 中国现当代诗歌导读(吉林)
    0/83
    • 郭沫若:《凤凰涅槃》
      0/6
    • 冰心:《繁星》
      0/3
    • 李金发:《弃妇》
      0/4
    • 徐志摩:《再别康桥》
      0/3
    • 卞之琳:《断章》
      0/3
    • 艾青:《我爱这土地》
      0/6
    • 阿垅:《纤夫》
      0/3
    • 穆旦:《我》
      0/3
    • 李季:《王贵与李香香》
      0/7
    • 闻捷:《吐鲁番情歌二首》
      0/6
    • 贺敬之:《回延安》
      0/4
    • 郭小川:《向困难进军》
      0/4
    • 流沙河:《草木篇》
      0/5
    • 绿原:《重读〈圣经〉》
      0/3
    • 食指:《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》
      0/2
    • 北岛:《回答》
      0/3
    • 顾城:《一代人》
      0/4
    • 舒婷:《双桅船》
      0/3
    • 翟永明:组诗《女人》
      0/3
    • 海子:《麦地》
      0/4
    • 西川:《在哈尔盖仰望天空》
      0/1
    • 韩东:《山民》
      0/3
  • 中国现当代戏剧导读(吉林)
    0/59
    • 田汉:《获虎之夜》
      0/6
    • 丁西林:《压迫》
      0/3
    • 洪深:《五奎桥》
      0/5
    • 曹禺:《雷雨》
      0/7
    • 郭沫若:《屈原》
      0/4
    • 陈白尘:《升官图》
      0/4
    • 贺敬之:《白毛女》
      0/4
    • 老舍:《茶馆》
      0/7
    • 杨履方:《布谷鸟又叫了》
      0/3
    • 沈西蒙:《霓虹灯下的哨兵》
      0/3
    • 苏叔阳:《左邻右舍》
      0/4
    • 高行健:《绝对信号》
      0/4
    • 锦云:《狗儿爷涅槃》
      0/5
  • 导论 老舍与20世纪中国文学(重庆)
    0/4
    • 导论 老舍与20世纪中国文学
      0/4
  • 老舍的生活道路和思想发展(重庆)
    0/18
    • 从京旗之家到小学教员
      0/5
    • 从英伦生活到大学教席
      0/7
    • 从大学教席到职业写家
      0/2
    • 从大管家到人民艺术家
      0/4
  • 老舍的思想文化观(重庆)
    0/8
    • 老舍的启蒙观
      0/1
    • 老舍的文艺观
      0/2
    • 老舍的宗教观
      0/3
    • 老舍的伦理观
      0/2
  • 老舍的小说(重庆)
    0/76
    • 老舍小说的文学史地位
      0/17
    • 《骆驼祥子》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
      0/6
    • 《四世同堂》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
      0/8
    • 老舍的中长篇小说
      0/32
    • 老舍的短篇小说
      0/13
  • 老舍的散文与杂文(重庆)
    0/22
    • 老舍散文的意义和价值
      0/17
    • 老舍杂文的主题和艺术特色
      0/5
  • 老舍的戏剧(重庆)
    0/34
    • 老舍戏剧创作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
      0/21
    • 《茶馆》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
      0/7
    • 《龙须沟》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
      0/6
  • 老舍的诗歌(重庆)
    0/17
    • 老舍的新诗创作
      0/17
紧扣命题趋势,教研组内部组卷,考后立即关闭。
考前14天开放
立即开通
1000万学子59天拿证,你也可以
自考万题库-考证通关大杀器!
立即打开